洛阳市第十九中学作为一所洛阳市市级示范性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示范学校、河南省卓越家长学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因教育教学管理和高考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荣获“洛阳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洛阳市高考优胜单位”“洛阳市体育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称号。
图为洛阳第十九中学校门
高中有三个年级在校生近2000人;2020年8月8日,物理院“记录抗疫故事,聚焦复工复产”暑期社会调研团走进校园,通过对张洁校长的采访,了解疫情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及疫情期间学校的工作安排。
图为张洁校长
据张洁校长介绍,2020年1月16日,学校按洛阳市教育局安排统一放寒假。1月17日(腊月二十三),高三年级继续假期课程,1月20日高三学生放假。1月底新冠疫情开始严重,1月30日(正月初六)本是高三新学期课程开始的日期,因疫情影响开学无限期推迟。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河南省洛阳市统一安排,从2月1日至4月6日,学校安排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居家学习。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线上教学新情况,学校借助一直使用的微信平台指导年级管理,针对线上管理班级的难题,第十九中学通过建立班级群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空间中找到自己的班集体,班级码课群、QQ群、微信群、钉钉群四群齐发:码课群用来发布学习任务,承担教学的主角。微信群传递班级信息,随时做好上传下达。QQ群和钉钉群用来网络直播教学答疑,传递学习资料。二是做好打卡考勤,年级统一规定每天借助码课系统设置习题,早午晚三次规定时间答题提交,既进行了各科考点的练习,又达到了签到目的。班主任每天定时把班级打卡情况截屏发到年级群,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三是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每周二晚9点在班级钉钉群召开班会,班主任总结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试分析,反馈打卡情况,对好的表扬,差的批评整改,借助班会很好进行了学情反馈,顺畅的师生交流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4月开学复课后,班主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组织好复习备考。
针对线上教学师生的现场缺位问题,为检验并保证教学效果,张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是合理地安排了各科线上周测、月考;周测由年级安排,月考试题由学校统一命制,考试时间统一,监考由家长负责,答卷由学生拍照上传网络平台,任课教师集中统一网上评卷。及时的测试,有效检验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成绩反馈有针对性指导教学改进。其次,线下考试是最好的检验手段。经过近三个月的线上学习和一两个月学校学习,高一、高二质检考试和高考给出了答案:三个年级考试成绩一本人数大幅跃升,有力证明了线上教学的成效显著。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张洁校长
根据河南省统一安排,学校于4月7日组织高三年级返校复学,高一、二年级4月25日返校复学。为顺利组织学生返校复学,洛阳市第十九中学根据《洛阳市教育局复学指导方案》,研究制定了学校的复学方案,并于4月5日组织高三教师和中层以上领导进行了一次入校演练。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包括消毒液、洗手液、体温枪、口罩等,并在大门口设置了红外体温监测装置。严格门卫值守制度,疫情期间所有与教学无关人员原则上禁止入校,门卫严格入校登记制度,对所有入校人员登记身份证、电话,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方可允许入校。全面的准备,严格的制度,确保了返校复学的安全高效。
团队成员了解到,为确保学生安全,洛阳市规定所有高三学生必须封闭管理;4月7日至25日,校内高三学生住校封闭。住宿,统一安排宿舍,四人一间,脚对脚睡觉,确保在室内1米间隔。用餐,统一在学校食堂,实行A、B班轮流就餐。食堂在餐桌设置隔板,每隔一个位子坐一人,固定位子就坐。统一使用一次性餐盒,阻断传染源。教学,打破原有班级设置,把一个班分为A、B 班,确保每班不多于30人,教室座位安排保证间隔1米。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校园标语
学生在校期间,防疫贯穿在日常的食住行学各个环节。张校长介绍,返校后学校要求学生日常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全程佩戴口罩,学校统一按政府指导价为学生提供口罩,确保每个学生每天两个口罩。学生在校,除进食和睡觉外都要佩戴口罩。教师上课也要全程佩戴口罩。二是体温检测,每个班配备一把体温枪,每天早午两次测量体温,按时填表上报学校医务室,再统一向教育局零报告。三是按规定路线行动,学校在教学区地面施划带箭头黄线,食堂门口划出四排间隔半米的圆点,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路线排队行动,禁止越雷池一步。四是勤洗手,每班教室门口摆放免洗净手消毒液,进班必须洗手,学生排队就餐先到洗手池用消毒液洗手。四是严格校园消毒制度,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对校园进行专业消杀,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本次采访期间,张校长耐心回答了团队成员所提出的问题,团队成员对于洛阳市第十九中学应对疫情、复产复工有了深入的了解,其复学方案制定科学、执行严谨,全体师生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努力,团队成员也看到了教师的敬业和学生的执着精神,深受感动。这样团结一心、科学严谨、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当代大学生学习。